陶鑫

选手简介

陶鑫,任教于首都医科大学。200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201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2013年5月获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北京赛区综合组特等奖。

参赛感言

三天的比赛转瞬即逝,但是带给我的冲击与震撼却是刻骨铭心的。依旧记得赛场上评委们鼓励的眼神、选手们自如的表现和工作人员细致的服务。感谢外教社给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我们得以近距离与专家交流、与同行切磋。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是弥足珍贵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这份热爱让我愿意不断反思教学理念,摸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方法。爱因斯坦说过“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我希望学生在离开教室以后,仍然拥有对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仍然记得学习英语的方法。我在课堂上除了讲解词汇与语法外,更加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鼓励学生用学到的语言去反思生活,谈论社会热点,欣赏真、善、美。当学生学着用另外一种语言去思考自己、思考人生的时候,他们就会收获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我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辩论、话剧、小组展示、演讲等,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索性学习。这些产出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词汇与语法句式的欲望和动机,带动他们主动学习。

不得不说,备赛的半年是我成长最快、收获颇丰的半年。收获来自于与同事的交流、与同行的交流、与评委的交流。这次成绩的取得,和首医同事们无私的奉献和分享是分不开的。我抽到的题是How to fall in love with math,文章从内容到语言都有相当的难度。学系为了教学展示专门组织了三次研讨会,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依旧记得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上,大家深度挖掘授课材料的场景,一个个金点子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射而出;也忘不了技术支持一遍遍制作课件背景的细致和耐心;更忘不了领队卢凤香老师和刘娟老师专业的指导和悉心的照顾。

三天的比赛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选手,他们优美的发音、沉稳的教姿、开阔的眼界让我意识到教无止境。同样是讲数学这篇文章,同组选手有的从自然界的螺旋纹切入,引申到数学之美;有的聚焦文章的写作风格,教学设计独到新颖,让人大开眼界。最让我感动的是赛场上那些从事一线教学十多年的老师,他们依然充满热情、精益求精。从这些同行身上,我学到的是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赛场上评委的点评也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唐力行教授的提问直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课堂上如何提问、如何纠错、如何将批判思维的培养渗透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这些问题都值得我思考。所有评委老师对年轻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们深受鼓舞。

通过大赛,我也意识到,成为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需要深厚的人文素质、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多读书、读好书,应当是我们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赛已经结束,我会将这段经历牢牢铭记,将从大赛中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带回课堂,上好每一次课。感谢大赛给我的职业生涯绘上了浓重艳丽的一笔,让我带着满满的信心,继续追寻我的高等教育之梦。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总的来说,参赛老师授课教学目标明确、布局合理、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学生参与度高;参赛老师英语语言纯熟,表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取得了极佳的课堂效果。具体评说如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述课文之前,参赛老师给了三个数学等式,而后又给了一颗红红的心,正当听课者对两个画面感到困惑的时候,参赛老师适时亮出授课材料的主题思想:“怎样爱上数学?”应该说,这是一篇难以进行教学的材料,也是一个难以用合适的方法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课堂学习的主题。在这一方面,参赛老师动了一番脑筋,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接着,课堂教学进入热身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而后听一篇文字。“头脑风暴”的主要任务是学生用一个词来描绘在数学课的情感,结果发现对数学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有的人感到紧张,有的人感到困惑,有的人沮丧,但也有人感到数学是美丽的,数学是有趣的。“头脑风暴”是合适的、有效的,为顺利过渡到课本教学铺平了路。参赛老师提出三点教学目标:1)知识层面:学生应该明白数学之美;2)语言技巧层面:学生学会描绘对某一个主题的种种情感;3)学生应该学会对某一个主题的欣赏与批评。教学步骤分别为:1)快速阅读,寻找主题; 2)理解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3)欣赏与批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参赛老师对课文布局及主要内容的极其详尽的分析。参赛老师指出,课文的第一至第四段落是提出问题所在,即缺乏对数学之美的欣赏;课文的第五至第七段落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欣赏与数学相关的思想;课文的第八段落指出数学的前景。至此,参赛老师远远没有止步,继续一个段落接着一个段落细致分析,步步推进,取得可喜的成果。参赛老师设计的Word Network练习也值得褒奖,简单地说,这个练习将课文中相关的近义词以及反义词串联在一起,形成网络,便于学生学习与记忆。最后,我还想谈谈参赛老师对一个提问的回答。当被问应该怎样处理像“怎样爱上数学?”这样的教学材料时,她认为我们不应该将重点放在数学术语上,而应该更加关注描绘情感的内容。我认为,这个回答是正确的、明智的,因为教授的课程是英语,而不是数学。总之,参赛老师积极开动脑筋,喜好教学,善于教学,始终能围绕课文主题、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进行教学,详略得当,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规范、流利,方法灵活、恰当,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点评专家:史志康教授陶鑫老师的教学演示题目是How to Fall in Love with Math。从主题和语言的角度看,这篇课文并不好讲,但陶老师通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娴熟的课堂教学技巧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成功的外语教学。她的教学有讲解、有演示、有提炼、有思考,富有启发,值得反复观看、研摩、学习。在Lead-in部分,陶老师用了三个数学公式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富有吸引力,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陶老师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思维等不同维度,分别为:1)to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math, 2)to learn to describe feelings towards a subject, 3)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theme。这样的设计有理解、有产出、有思考,可谓设计定位准确、安排合理、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从语言技能的训练入手,实现了语言能力培养,既符合大学英语课堂的特点,也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接下来的教学环节由Read for the Theme、Read between the Lines、Critical Appreciation等部分组成,与前面提及的教学目标恰当呼应。特别是Read for the Theme环节,从语篇入手,涉及8个段落,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办法—设想”(problem-solution-prospect)的思路进行快速阅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快速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还涉及段首句、支撑句等段落发展的常用技巧;通过给出关键词汇首字母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检索,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还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课堂焦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陶老师还设计了brainstorming、spot dictation、individual work等课堂活动。不难看出,大脑风暴活动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引导,涉及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讲述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参与程度好,给学生的机会较多。而填空练习也做到了总分结合,让学生总结本课要义的同时,提炼出关键词汇和重点词汇。最后,陶老师引用了罗素在The Study of Mathematics中的名言,对课文主题进行了完美的升华和提炼,并由此引入下一环节的课后练习,衔接自然,运用恰当。她布置的作业涉及阅读、听力、表达等技能的综合运用。更为巧妙的是,她布置了“How to Fall in Love with English”的作业,一字之差,体现了老师的精妙设计,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总结数学之美,并通过对比,发现数学和英语共享的东西,不但再次归纳了课文内容,还可以产生移情作用,让学生对英语的特点和作用进行理性思考,由此喜欢上英语学习。陶老师将教学和教育有机结合,值得赞赏和推荐。在问答环节,陶鑫老师较好地解释了自己的教学思考、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的教育目标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Content-based teaching、Scaffolding等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和界定。整体上看,陶老师的教学可谓目标导向、路径清晰,做到了主次分明、衔接自然、环环相扣,并把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PPT课件画面清爽、重点突出、巧妙利用各种颜色突出不同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陶老师的语言流利优美,顺畅自然,表情丰富,课堂掌控力强,启发性好,毫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她的教学信息量大,涉及重点句子的讲解和重点词汇的讲解与练习,有总有分、节奏分明,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稍显不足的是,导入部分用时较多,但Critical thinking环节过于仓促。另外,陶老师的语速稍微有些快,从张弛的角度看,张的成分多,弛的成分少,可能造成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点评专家:王俊菊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在整个说课过程中,参赛老师主要谈了自己对授课材料的分析以及教学计划。 参赛老师认为,work,labor, play是贯穿整篇材料、占据主导位置的三个关键词,所以首先对其进行了简略的分析。随后的分析表现出参赛老师很具特色的方式,即用较快的语速,凭借清晰的语音,用规定时间中的较小比例,对授课材料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分析,几乎覆盖主要观点、支撑主要观点的细节,其中包括工作与劳作之间的差异、工作者和劳作者对待休闲的态度、甚至现代社会技术的发展对工作与劳作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等,这一切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参赛老师那流畅的语言、包罗万象的陈述令人惊叹。我相信,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身临其境的老师还是学生,都会由衷地感到她是一个英语语言成熟、思维活动敏捷的人。最为了不起的是,成熟的语言能够跟上敏捷的思维,将丰富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其优点是内容丰富、言之有物,但是这种方式又可能给人一种负面印象,即缺乏重点的面面俱到往往使听者不得要领。根据合适的对象做合适的事,这是做任何事取得有效成果的先决条件。谈到教学计划时,参赛老师首先指出,这是综合课程。既然是综合课程,它必须让学生在语言习得、知识获取和认知技能改善等三个方面实实在在地受益。 参赛老师认为,根据授课材料,她首先设法让学生理解劳作与工作的区别、劳作者与工作者的区别,理解他们对待休闲的不同态度,明白课文作者的基本观点以及西方学者、思想家对工业技术高度发展对人所产生的影响的思考。接着,参赛老师强调语言知识,并从所给材料中选出实用的单词、表达甚至句型,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习得相关语言知识。之后,她又强调怎么帮助学生获得认知技巧,特别强调批评性思考的问题。怎么达到这些目标呢?参赛老师提出,学生应该预习,并通过看录像进行讨论,进入“预热”阶段,随后通过快速阅读、结构分析、填补表格等练习,进入“实质性”学习阶段。最值得嘉许的是,参赛老师反复强调语言练习中的细节问题,比如要反复做the more卼he more结构分析,用in contrast等短语进行操练,并且着重培养批评性思考能力。参赛老师回答问题十分精彩,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她提出了英语学习中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学生应该独立自主学习,从长远来看,英语不是通过老师教而习得的,而是通过自身努力去获得改善、提高的。当被问到怎么处理有语言难点的句子时,她认为,老师不应该直接给予答案,而应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而后老师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触及了外语教学的一些关键问题,值得教学组织者认真思考。点评专家:史志康教授应该说,本次比赛的说课内容“Work, Labor and Play”选材十分精当,语言知识丰富,思想性强,表达清晰严谨,篇章结构完整,非常有利于学习者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课文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一)内容较难,体现在四个方面:1)句子表达的概念内容层次复杂、逻辑性强;2)句子的结构关系复杂;3)一些常用的结构稍加变化和修饰后,意义发生改变(only too卼o);4)学生直接的相关经验知识较少,需要很多理性思维才能真正理解。(二)有很多结构和表达方式需要重点讲授,十分适合学习者模仿使用。综合课(实际应该是读写课,因为“视听说”作为另一种课型,另分一组)重点是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即阅读技能的培养与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那么,阅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具体而言,本说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应该是:(一)充分、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概念内涵的严谨性、逻辑性;(二)熟练掌握其语言表达方式,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1)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将概念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有效地体现出来,2)精确呈现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异的“比较”与“态度”的各种表达方式(显性的、隐性的)。陶鑫老师的说课具有以下几个可圈可点之处。1. 教材处理能力较强。如上所述,本课文内容有两个重点难点,陶鑫老师较好地抓住了这两个重点难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个教学计划重点突出,思路清晰。2. 教学理念清晰,方法运用自如。陶鑫老师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task-based的途径(回答问题时阐明了)完成上述两大任务,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步提高。陶鑫老师将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分解到两个任务中:(1)小组分析讨论全文结构和主题思想;(2)将全文的主题思想浓缩成一个图表,要求学生补充完整。这样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教学时间和活动集中到批评性阅读和重点语言知识(态度意义的表达方式)的讲解与训练上了。3. 重点突出,力求一课一得。陶鑫老师在播放warm-up的视频时明确要求学生重点关注情感态度的内容和相关语言表达方式,并巧妙地将这些语言知识与技能操练和主题拓展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lead-in和随后的写作任务和role play的辩论中。陶鑫老师用非常准确、流利的语言清晰、完整地呈现了整个授课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体现出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组织能力和较好的知识结构,反映出陶老师教学理念明确、方法恰当灵活、思路严谨、过程清晰,也展现出陶老师稳重、自信的气质。以下两个共性问题供进一步思考。1. 节奏的把握。说课体现的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能力、安排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等的综合能力。本次比赛中,几乎所有选手都将说课内容分为两部分:课文内容理解说明和教学计划。说课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因此课文内容理解最好控制在2分钟左右,主要概述重点难点是哪些内容。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来阐述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路径、语言技能的操练与运用、主题拓展的方式、课后练习的处理等。2. 语言难度的认识。一篇课文难度主要因素不在生词量,而在于表达的思想的复杂性、语言结构的复杂性、语言组合的灵活性等因素。本次比赛中,几乎所有选手都认为本篇课文难度不大,回答问题时却又说看懂不容易。这就部分说明了,为什么学生记忆了很多单词甚至语法条文,但阅读理解能力却仍然不强、思维能力难以提升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点评专家:刘正光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