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瑛

选手简介

刘瑛,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应用外语学院。现教授精读、公共英语演讲等课程。2015年以北京赛区特等奖的身份晋级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一等奖。

参赛感言

今年是我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里我曾经三次和“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结缘,这三次比赛见证了我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非常感谢外教社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帮助无数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在比赛中成长和蜕变,找到那个更闪亮的自己。回顾2009年,2012年和2015年的三次体验,感触颇深。这里摘取一二,和大家分享。 

一、“你无法斟满一个已经装满水的杯子。” 
只要愿意学,处处都是学习的机会。这种随时准备空杯学习的心态就是大赛给我的。
我第一次参加“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是在09年。那一年,我刚刚结束在美国的交换项目回国,再加上两年前就已经获得了“北京地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二等奖”,多少有些得意,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更遗憾的是看不到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第一轮的复赛中就被淘汰了。12年又代表学校参加了一次北京地区的复赛,这次闯到了决赛,本来打算就此作罢,鸣金收兵了,但今年我遇到了生命中的伯乐——指导教师陆薇教授。她鼓励我再次报名参赛,和我一起讨论讲课的思路,启发我从理论的层面上去设计课程。我对着镜子反复演练,虽然只准备了短短两周,但最后拿到了北京地区的特等奖,这大大增强了我的信心。回来以后,我继续锤炼,继续吸收养分。向本校的外国教师学习,向北师大和北外的教学名师请教,和陆薇教授一起讨论最后的授课思路,不断地否定再肯定,以求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

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不管是比赛的工作人员,还是赛场上竞技的伙伴,还是指导我比赛的同事领导,我们都是借由比赛结缘。每个伙伴都是一个新窗口,只要你愿意从这个新的窗口望出去,都会看到一片新的景致。

北京比赛时结识了诸多优秀老师,我们到现在也还保持着联系。关注彼此生活中的成长和变化,困难的时候为对方加油,成功的时候为对方喝彩。还有因为大赛走到一起来的领导和同事,因为有了这段经历,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坚实。

三、“向前一步(Lean in)。”
这个词组来自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urg所写的一本小书,我很喜欢。特别是经历了这次大赛,我越发深切地体会到,女性真的应该在关键时刻上前一步,不管是在职业发展还是在家庭生活方面,我们都应该勇敢向前,不退缩,不逃避,积极面对!把握命运的方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有一些风景和气象真的只有当你不畏艰难,勇往向前,到达顶峰的时候才能看到。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刘瑛老师仪态端庄,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流畅,基本功扎实。她用发生在她身边的生活故事引出了课文的话题,很有现实感。教学内容安排得合理充实,教学过程也很紧凑,不拖沓。问题讲解的思路较清晰,收放自如。与学生互动非常自然,对学生的回答也有很简洁到位的点评。她的讲课很有特点。不过,就她所拟定的教学目的来看,这门课还是有一些可以讨论的问题。她所设定的目的是Appreciation, Language Skill Building 和Critical Thinking。就第一个目的而言,这门课究竟要让学生appreciate什么?是男女的社会角色转换的社会问题还是课本是如何展开有关问题的论述?换言之,学生在这门课里所要接受的训练是社会学或哲学意义上的问题探讨,还是文本阅读欣赏训练?刘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曾很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不过这仅仅是让学生在课文里寻找问题讨论的证据,这显然不是对课文的赏析。课文在教学过程中似乎被边缘化。由此引发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不能有效地抓住课文所提供的思维线索,有时还有不少误读。如丈夫说working out of my house now并不是老师所说的lie。这里working这个词有很微妙的语义转换或拓展。(下面的new life-style occupation就暗示了这样的语义拓展)。其实,如果紧扣课文,这也有可能引起我们对于什么是working 的思考。如果细读课文,丈夫为什么要离开工作,ulcer似乎仅仅是一个表面的理由。紧接着的I was left to be with my son until something better came along明显地暗示着什么。老师似乎没有太注意到这点,这可能直接导致了对I triumphantly, and without notice, tossed the letter of resignation on my boss’s desk的误读。他感到triumphant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吗?如何解释Then I walked away wobbly-kneed? 如何解释trauma?由于赏析的对象不明确,所以第二个目标也受到影响,这在Procedure的设计上也可以看出。Language Skill Building 被设计成了Word Game。然后,对课文语言点的讨论不仅仅是几个词语,如刘老师所解释的那样,trauma, therapeutic, chronic都出自于相同的语义场,更重要的是揭示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述所遇到的问题的复杂性。作者除了使用trauma等反映心理问题的词语以外,还使用了诸如traditionalist, middle-class taboo, competitiveness, aggressiveness, adrift等词语,这些词语有效地反映了house fatherhood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也是有可能因为赏析对象不明确,所以Critical Thinking被单列了。虽然所讨论的问题如identity, traditional social role, gender distinction等都很有深度和广度,但批判性思维对象不仅仅是一般社会问题的讨论,或者说把哲学或社会学角度引入课文的问题的讨论就完事,作为训练,它更多地涉及对课文本身所展开的批判性阅读。所谓批判性,并不是简单地指出课文的漏洞,而是去探索问题是如何展开的,哪些是制约作者展开角度的因素,作者是如何试图建立与读者的认同,作者的讨论中是否有意识地回避了某些问题或角度,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和话语策略是如何帮助他完成他的话语目的的等等。简言之,如果能紧扣课文,这会是一门很成功的综合课。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总体来看,教师对课文的主题和内容理解准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合理,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清晰。教师能够在讨论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言现象。教师的语言素质很好,讲话自然、流畅,富有激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值得借鉴和汲取经验之处:第一,在本节课的Introduction环节,授课教师试图通过讨论家庭类型和结构以及孩子的出生可能带来家庭成员角色的变化,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这一设计思路是可取的。因为在学习新课之前应该做一些铺垫,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相关主题的认识。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环节中关于丁克家庭(dink family)、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以及现在二胎政策的讨论,与本节课所教课文内容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课文作者之所以成为“家庭主男”,与家庭类型和结构没有关系,而是另有缘由。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如果有必要,谁更适合在家带孩子:丈夫还是妻子?为什么?第二,在学习课文之前,授课教师介绍了她自己的cousin成为家庭主男的经历。这个来自真实生活的例子与课文内容高度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略显遗憾的是,教师主要采用了自己讲述的授课方式,而没有引导学生猜测或讨论。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请学生猜一猜为什么她的cousin选择在家带孩子。不过,这个环节中教师提出的How did he feel这个问题很好,而且请学生作答,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第三,教师从热身环节到课文学习的过渡,略显唐突。本来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做了比较好的铺垫,特别是关于她的cousin的讨论。但是在讨论结束时,教师突然问学生,课文作者对于成为一名家庭主男的感受。此处,教师应该设置几个过渡性问题,如:The passage we are going to learn today is also about a house father. Did you read the passage? What is it mainly about? How did the author become a house father? How does he feel about being a house father?第四,教师在处理课文内容时,比较注重与学生互动。教师就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如作者辞职的原因)、关键词(如ambivalent、trauma)向学生提问,而且确实让学生回答(不像有的教师总是自问自答)。第五,本节课的Critical Thinking环节显得与前面的环节有些脱节。由于本节课只有20分钟,教师未能充分处理课文的全部内容。在15'50"匆匆进入Critical Thinking环节。但主要是教师在讲,教师虽提了一些问题,但学生参与程度并不高。有些问题没有回答,有些问题由教师自己回答了。点评专家:程晓堂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刘瑛老师的综合素质比较好,思维活跃,语言基本功好,仪态大方。她不是简单地套用市面上流行的说课理论套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对教学对象、课文使用、教学目标和程序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难能可贵。她对教学对象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她认为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克服学生对课文的抵触情绪,建立课文和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她提出的三大教学目标Appreciation, Language Skill Building和Critical Thinking是综合课所应有的基本要素。她对课程的设计和讲解的展开也有独到之处。不过,就说课本身而言,有些还可以商榷。首先是对教学对象的把握似乎有些简单。学生对课文的抵触情绪可能是普遍问题,就课文“Learn English Online: 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Language”而言,我们要了解的是学生的相关知识、语言能力、学生对于课文所涉及的问题所可能产生的理解困难等。惟有这样,教师讲解才能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刘瑛老师的三大目标虽然可圈可点,但还是失于笼统,尽管她为了突出Appreciation, 专门加了Interpretation。就具体的教学目标而言,如果是Appreciation和Interpretation,究竟哪些是Appreciation的目标呢?这里又涉及至少两个要素:赏析的内容和赏析的技巧。这些在刘老师的说课里体现得不太充分。课文涉及多个内容,一是How to learn English online, 一是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language,课文还涉及语言变化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当然还有English 作为一个lingua franca 的问题等等。对所有这些问题赏析都会牵涉到更为复杂的理念和语汇,不同的知识系统等。刘老师在具体说课时对问题的定位还是有点简单的。所谓10年内的语法变化等显然不是问题的要点。语言的讨论,或者说课文话语层面的讨论不是简单地指出课文是否有一个明确的Claim(其实这篇课文的Claim未必明确),而是要指出课文不同部分对于作者的主张是如何起作用的。为什么要从美国英语切入?难道仅仅是表示变化耗时这一简单的概念?Internet的介入究竟如何改变了英语的使用状况?究竟有哪些核心的概念(如native speaker, enfranchise, variation, identity, pidgin, creole, lingua franca, zero sum game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作用或被颠覆?语言点的分析不是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而是要分析这些词语如何参与话语活动的。结构的分析不是简单地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而是就课文的核心主题或命题而言,分析每个段落是如何参与该主题或命题构建的。Critical Thinking也是如此。它不是一个单列的活动,如刘老师所谈到的Chinglish 的问题。在赏析、语言分析等课文讲解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触发批判性思维的。总之,三个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实施这些目标需要就课文本身提出一些具体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在说课环节,教师主要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间穿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的判断、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部分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总体来讲,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准确的,设计的教学活动也比较丰富。教学活动既有涉及课文内容的学习活动,也有语言学习活动。明显的缺憾是,教师未能较好地组织和安排说课内容。给听众的感觉是,教师只陈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未介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说课伊始,教师通过PPT展示以下内容:Objectives??Interpret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text??Language skill building??Critical thinking这主要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大多数听众预测,接下来应该还有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演示。但遗憾的是,整个说课过程只呈现了教学目标这一张幻灯片。也就是说,教师只介绍了教学目标,没有介绍其他方面的内容。在现场提问环节,提问专家也指出了这一问题。即使在介绍教学目标时,教师大部分时间在讨论为什么要将Interpretation和Appre-ciation列为教学目标,而几乎没有涉及Language Skill Building和Critical Thinking这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所以,整体来看,说课环节未能全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及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其实并没有完全忽略教学目标以外的其他内容,而是在讨论Interpretation和Appreciation教学目标时,穿插了这些内容。比如,教师谈到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的设问(拟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结构、本篇课文的结构、课文的内容(如Webster词典的编写过程、互联网对语言变化的影响)。期间,教师还用了很长时间介绍课文内容以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这些内容夹杂在教师对教学目的的介绍之中,不利于听众理解和把握。点评专家:程晓堂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