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胤

选手简介

李惠胤,江西人,硕士毕业于云南大学,主攻美国研究方向,后任教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教授综合英语、西方文化、英语文学赏析及商务英语等课程,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获得本校教学优秀奖一、二、三等奖;2013年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广东赛区综合组第一名。

参赛感言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我没有漂亮的脸蛋,没有娇美的身段,没有名校的光环,没有傲人的背景,也没有让人羡慕的学术成就,更没有什么过人的特殊才能,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对得起国家发的工资,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认认真真上好课。十多年来,自己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兴许是习惯了普通,觉得普通是自己最能惬意生活的快乐源泉。所以当董金伟院长告知有教学大赛的通知时,我心里开始想到的只是“只要不是我就行”,从没想过自己这样普通的老师也能参加大赛。后来,院长几次亲自做我的思想工作,不断鼓励和劝说,实在说服不了院长也不知道如何拒绝,于是就硬着头皮上了战场,没想到自己居然一路走了过来,更没想到最后还能获奖。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或许可以说早已习惯一切,匆忙也好,淡定也好,不管学生好教与否,课程好上与否,生活总是这么按部就班地进行,很少静心细细地、系统地对十多年的教学进行一个反思。而这次教学竞赛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重新衡量、审视自己和自己的教学。

从学校的选拔赛到全国的总决赛,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大学和学院领导、同事及朋友给了我很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自己每每想起,都要感动良久。尤其是全国比赛阶段,拿到教学材料后一直未能定下有特色的上课形式,纠结许久,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苦想两日之后,终于有了些思路。拿着这个思路,我首先征求了研究生时期的老师徐覃松教授的意见,他大为开心,一路鼓励指点我;然后我又征求了许多老师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慢慢地摸索着后面的教学环节。后来在学院组织的公开课上,我的想法和教法不断受到挑战,而每每又总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促使自己不断改进教案,尽管过程非常痛苦。去上海比赛的前两日,因为听到了不同于自己教法的声音,自信心一度跌到谷底,不思茶饭、焦心难熬。董金伟院长又及时给我鼓励打气,肖建芳副院长百忙之中抽空跟我探讨教法,好友宁大利一直陪伴左右,同事曾丹坚定地告诉我我肯定能做好,同事张艺琼帮我润色课件,还有无数同事和朋友的关心和鼓励,这一切让我甚感宽慰。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只有这样才能回报大家的厚爱。在上海决赛期间,好友宁大利一直忙前跑后,为我尽心尽力地准备比赛所需物品,陈金诗副院长放弃舒适的星级酒店,跟我们一同吃住,不停地为我鼓劲打气,甘心做有力的后勤保障……半年来所有这些点点滴滴,时不时涌上心头,让我在深秋的凉意中感受到无比的温暖。这不是一家人还能是什么?有了大家庭的关爱,比赛进行得很顺利,自己也特别享受比赛的过程,有很多愉快的细节让人难以忘怀。其中决赛时跟专家评委唐力行教授的对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儒雅的风度、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深深地感动了我。

站在领奖台上,回顾这大半年的经历,让人百感交集。我深切地感受到我身后这个团体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这或许才是我能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最后,感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极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中国的英语教学。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授课由引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以及课外作业布置四部分组成。总的来说,安排科学合理,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教师授课与学生参与有机结合,教学效果甚佳。具体评说如下:一、引子恰当因为授课基本材料的主题思想是“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解放者”,因此,授课老师在进入授课材料之前,提出了一个“什么是解放者?”的问题,随后提及孙中山、林肯,认为他们是伟大的解放者:前者使中国人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后者使美国黑人从奴隶制中解放出来。随后,她又提及孔子及苏格拉底,两人都是伟大的思想家,把我们从传统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给了我们思想自由的启迪。此时,授课老师自然过渡到“老师是一个解放者”,因为真正伟大的老师解放我们的思想,鼓励思想自由,帮助打开学生的头脑之锁,让学生有想象力,有好奇心,去探索头脑中未知的世界。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合理她的教学目标为三点:1)学生应该明白“为什么说一个优秀的老师是一个解放者”;2)学生解放思想,会用自由的表达方法来讨论“解放思想”的主题;3)学生应该评估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评估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理解“解放思想”主题的目的。教学步骤分别为:1)讨论基本材料的主题思想;2)构建材料作者塑造的“老师作为思想解放者”的形象;3)理解并讨论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观点及产生的结果。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不仅围绕课文主题,而且进行了合理的延伸,拓展和深化了课文主题。比较可贵的是,授课教师最后又根据课文作者的基本思想,给出了一个结论性陈述:“A teacher taught up, not down.”即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探索、拥抱生活,而不应该给学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消极被动地对待生活。真正伟大的老师,他不会停留在单单讲述课文的层面上,他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动头脑,积极探索。真正伟大的老师会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看作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征途。这些观点不仅涉及材料作者的主要思想,同时也能启迪听课的学生,达到了忠实课本、高于课本的目的。三、课外作业布置强化、深化主题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授课老师恰如其分地援引了William Arthur的理念: “The mediocre teacher tells, /The good teacher explains, /The superior teacher demonstrates, /The great teacher inspires.”即“平庸老师讲述课文;佳好老师解释观点;超级老师演示思想;伟大老师激发灵感”。综上所述,授课老师英语规范,语音语调悦耳,备课认真,授课细致,速度不紧不慢,给人一种优雅稳重的感觉,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点评专家:史志康教授李惠胤老师的教学演示题目是The Liberator: Bill Grattan,除了开场白和最后的布置作业外,主要教学环节由(1) Discover the main ideas; (2) Construct Bill Grattan's image as liberator (focus and difficulty); (3) Share opinions on two teaching approaches等三部分组成。李老师的Lead-in部分比较精彩,在2分钟的时间内提到了孙中山、林肯、孔子、苏格拉底、马丁·路德·金等古今中外的重要人物,既与课文主题相关,又涉猎了跨文化知识,引入自然。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围绕三个教学目标展开,李老师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1) can understand a great teacher as a liberator; (2) can use the liberating thoughts in discussion; (3) can evaluate different teaching approaches,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互动方式。其中,对文章要义的概括部分用了近12分钟,耗时过长,但对优秀教师特质的总结概括很到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在语言方面,李老师涉猎较少,主要讲解了课文中的两个句子以及与migrate有关的派生词,涉及e-和im-等前缀的意义与使用。该部分的教学进度安排相对合理,多媒体课件PPT的画面比较清爽,突出了重要信息,起到了有效补充和提纲挈领的作用。布置的课外作业与所学课文的关联性大,和课文主题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并把重点词汇运用到写作任务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李老师在问答环节的对话自然,应答得当,但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有些急促;对教学理念的解释不是很清楚,只讲了要做什么,没有解释为何这样做。整体看来,李老师具备了优秀英语教师的素质。她语言基本功好,发音清晰,语音语调自然流利,语速适中。她的教学准备充分、富有启发、互动性好,对课堂的掌控做到了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给人的感觉和蔼可亲、清新自然。不足之处在于:李老师的教学展示主线清晰,但层次感不强,重点和难点突出不够。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课堂上学生虽然听了很多,做了也不少,但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的提高并不明显。李老师注重了课文要义的讲解,但缺少对重点段落的细读和讨论,而这是综合课程应该重点实施的教学环节。点评专家:王俊菊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整个说课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对授课材料的理解、教学计划。如何抓住授课材料的主题思想,用最为简洁的语言来表述主题思想,这是优秀老师的基本功。参赛老师指出,课文的题目是“Work, Labor, and Play”, 主要讨论工作、劳作以及游戏之间的区分和不同人对于休闲的不同态度,认为课文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1)工作与劳作之间的差异是什么?2)工作者与劳作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3)工作者和劳作者对待休闲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什么?随后对三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参赛老师解释道,纯粹为钱而付出辛劳的叫labor(劳作),纯粹追逐快乐,为喜好、开心投入时间的事,叫play(玩耍),介于两者之间的为work(工作)。这种解释将work, labor, play三者之间的差异关键点说得明明白白,而且生动、简洁,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容易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参赛老师说课主体部分则是教学计划。参赛老师首先指出,授课主体为40名左右非英语专业的两年级学生,他们基本上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生,因此,他们有热爱学习、知道如何学习、知道如何获取信息等长处,但是,他们英语语言方面还有薄弱之处,比如语法、词汇方面有不少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批评性思考还没有形成习惯等。在对教授对象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参赛老师提出了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劳作与工作的区别、劳作者与工作者的区别,理解他们对待休闲的不同态度;2)帮助学生攻克有语言难点的句子,特别是虚拟语气、独立结构等,扩大与主题相关的词汇量;3)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课文里提到的种种观点,并且在理解课文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目标在三个层面上完成了英语授课的任务:1)在语言层面上,帮助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取得新成果;2)在思想层面上,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加细腻地感受到人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帮助学生在分析原有的传统观念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这种教学目标是合理的,也是值得嘉许的。怎么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参赛老师提出了三大步骤:1)“开胃”部分。参赛老师提出用电影剪辑作为引子,让学生看到不同的人对待工作、对待休闲有着不同的看法,让学生自主评判并决定工作、劳作之间的差异以及自己的选择。2)“主菜”部分。 这部分又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快速阅读,寻找授课材料中的主要思想;第二部分,将学生分开,分别要求每个学生对某一个或几个段落进行比较深入的细读,然后,请同学将自己细读之后的感受在班上进行交流;第三部分是重点讲解,即参赛老师讲解课文最后的句子及写作技巧。3)“甜品”部分。参赛老师将主要思想重复一遍,并做出结论。值得一提的是,参赛老师在回答部分表现特别精彩,她不但完美地回答了问题,而且没有“趋炎附势”,盲目跟从提问老师;相反,她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当然,她是带着微笑,带着尊敬老师的态度坚持自己的观点。点评专家:史志康教授关于对本次说课内容“Work, Labor and Play”的评价以及重点难点的介绍等,请参见对陶鑫老师的点评。李惠胤老师的说课有以下几个亮点:1.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李惠胤老师仔细分析了授课对象外语学习的长处与弱处以及他们的学习习惯等,指出他们在语法、词汇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相对而言更弱。因此,在确定的三个教学目标中,两个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设定的,尽量做到因才(材)施教。2. 重点难点把握比较准确。三个教学目标中,第一个帮助学生准确理解work, labor and play的概念内涵之间的差异,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人们对它们的态度与感受变化的方式与原因。李惠胤老师还较好地抓住了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实用的表达方式和重点词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与使用。3. 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中,重点词汇的理解与使用、难句的理解、典型的表达方式(如contrast)等都被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要求学生自主操练,然后围绕针对课文设计的问题讨论并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一星期后上交。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输入变成吸收(intake),从而实现习得的目的(有效的输出)。4. 回归了语言课的基本特征。虽然李惠胤老师将不少时间和注意力放到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上,但还是给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足够的重视,在三节课的时间里,明确安排了一节课。10分钟的说课,节奏比较好,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完整地反映出明确的教学思路和适用的教学方法,体现出良好的知识结构、严谨睿智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但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思考(也是一些共性问题):1. 语言实践。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基于使用的,人们关于语言的知识来自于语言使用。本次比赛的选手虽然都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但对于综合课而言(因为另开了视听说),基本目的应是通过阅读来夯实语言基础、提升思维能力和笔头表达能力,进而促进视听说能力的提高。但很多选手将语言实践理解为讨论形式的口头表达实践。口头表达实践很重要,但其效果对培养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肯定远不及笔头实践。这从提问专家的问题也可以看出来。2. 导入部分的操作与作用。导入部分,无论是warm-up, 还是lead-in, 或starter,应该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教学步骤时,往往设计的是一些简单内容,且在课堂上完成。现在大学外语教学的课时普遍在递减,该教学步骤应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二是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四是可以将宝贵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来处理重点、难点问题。点评专家:刘正光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