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二等奖苗淼授课

24.5分钟 671次

授课点评:

苗淼老师的语言基本功很扎实,对授课文本的理解准确,口头表达清楚、流利,课堂教学语言运用得当。教学设计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课程的目的和定位的认识比较准确。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能尽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能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活动。

苗老师用一个金字塔来展示教材单元的三篇课文的关系:课文A聚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包括词汇、阅读和写作,为课文B的学习打下基础;课文B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就“感恩”这个话题形成共鸣,培养分析能力;课文C的语言难度不高,重点是概念和逻辑。这种从整体角度理解和把握单元内容的思路和做法值得肯定,但是要注意单元内容理解的准确性。金字塔示意图通常表示从低到高、从基础到高端的过程。教材中的课文AB以及课文后的活动和练习都比较相似,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主题内容学习、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课文C应该是拓展学习内容,尤其是从跨文化的角度进一步思考课文AB涉及的“感恩”话题。所以,课文C并不是像金字塔顶端那样,是最高层级的学习。

苗老师介绍本节展示课的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时提到,这节课有四项活动:Images of GratitudeGroup-Work and Further AnalysisGratitude Relay GameExtension and Review。首先,如果介绍教学过程,应该使用动词短语或句子。但Images of Gratitude是一个纯粹的名词短语,不反映任何动作或过程。其次,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教材中的课文C A Culture of Gratitude,其主要内容是中国人如何表达感恩。苗老师介绍的四项活动都未涉及课文的内容。

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是导入,苗老师呈现两幅图片,让学生讨论两者的异同: What do these images have in common? How are they different? 根据学生的发言,第一幅图表示向助人者表达外露的感恩(outward emotion),第二幅图表示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内心的感恩。之后教师给予反馈,认同学生的发言。这个导入环节有几点值得思考:(1)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相交,组成心的形状,通常用来表达爱意和崇拜,并不表示感恩;(2)苗老师反馈时提到,第二幅图(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示reception of gratitude。但是reception of gratitude的意思应该是接受感恩,而不是表达感恩;(3)这个环节与后面的活动脱节,且与课文C的主题关系不够紧密。

本节展示课的第二个环节是Group Work: Comparison / Contrast Signal Words。该环节主要学习表示比较或对比的词语,并学习如何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苗老师在介绍单元教师设计时提到,学习课文A主要是打下语言基础,课文C的学习重点是概念和逻辑。但这节课并未讨论课文C涉及的概念和逻辑。之后,苗老师还组织学生做了Gratitude Relay Game,还是没有讨论课文C的内容,而是练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表达感恩。

通常情况下,基于语篇开展的教学活动,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内容,进而过渡到阐释和评价语篇内容,最后对语篇内容做出反应。教材为课文C设计的第一活动就是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同意作者关于中国人如何表达感恩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好的读后讨论活动,遗憾的是苗老师未采用该活动。

点评专家:程晓堂

  • 主讲人:苗淼
  • 时长:24.5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