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教学大赛翻译组一等奖赫英川说课

13.2分钟 2136次
说课点评:

该选手的说课过程显示出明显的理论意识、方法意识与过程意识等,选手对于自己的课程有明确的学生定位和任务定位。她把这个材料定位为口译资料,由此定位的语言重点如Topic、Vocabulary List,教学重点如Evaluation,以及Group Division的课堂组织形式,都是围绕这一教学核心理解并组织设计的。

在说课过程中,选手没有忘记这是一堂翻译课,所以对于语言点有明确的注意和准备,例如,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语言的正确性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以及“宗旨”、“神韵”、“意趣”等关键词的翻译,都有较为明确的说明。

此外,课外作业的布置也照顾到了笔译检验与视频手段的使用,以及课外活动的特点等,值得肯定。总体感觉是,该选手的说课比授课更为成功。但课堂时间掌握不够好,提前一分钟说完,值得以后注意。

需要注意和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如下:

1.这篇材料是否适合口译资料。诚然,选手可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类型和习惯进行翻译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但这里的问题是,选手是否应当根据实际的比赛任务给予适当的调整,以追求最佳的翻译比赛契合度。

2.由于这篇朱译莎翁戏剧的翻译序言,其本身是古文或者半文半白的书面语,所以会造成翻译的问题,那就是,究竟要从原文(古文)直接译为英文(现代英语),还是要先翻译成白话和口语,然后再转译成英文?

当然,这样两个问题,既涉及对该选手的说课的理解和评价,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点评专家:王宏印教授



赫英川老师教态自然,英语口语流利,语言与肢体语言合理配合,是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

一般来说,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五大部分:一是教学目的,二是教材分析,三是教学方法,四是教学过程,五是教学难点和特色。

一堂课的设计首先是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材展开,主办方提供的教学材料是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也是体现教学特色的基础。这次大赛主办方为翻译专业教学说课部分提供的教学材料是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这是绝大部分英语教师、特别是翻译教师都知道的名篇。非常明显,大赛主办方的意图是让参赛选手在“说课”中谈谈如何围绕这段文字组织一堂翻译课。翻译形式当然应该是笔译。但是,赫老师从口译教学的角度,把原本要使用这段文字做教材的笔译课变成口译课,似乎有些牵强,也相当困难。

于是,赫老师在说课开始时先要求学生把朱生豪的这篇“译者自序”从“传统汉语(traditional Chinese)”的“过时话语”(outdated discourse)改编成“现代的口头话语”(modern spoken discourse),做成一个“谈话形式的”(conversational)对翻译家的采访节目。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教师再在课堂上教学生如何为这个访谈节目做口译。仅这个改编的过程恐怕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这个从“传统的过时话语”改编到“现代的口头话语”的过程与翻译关系不大。

显而易见,这样的改编是不切合实际的。既然比赛主办方给出了一篇适合做笔译的教材,为什么一定要改编成口译教材呢?如果比赛主办方出题的目的是考查教师在自己翻译朱生豪“译者自序”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能力,一名口译教师就做不到吗?

当然,赫老师不愧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口译教师,在假设把朱生豪的“译者自序”改编成“译者访谈”后,赫老师就较好地陈述了一系列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译训练过程,教学过程的各部分设计合理、重点突出。但是由于脱离了文本,这一教学过程几乎适用于所有内容的口译训练,也就使这次“说课”失去了针对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难点和教学特色。即使在“词汇准备”阶段,教师也没有给出她提出的一些关键词的翻译,如只用中文提到“宗旨”、“神韵”、“明白”、“流畅”、“硬译”、“晦涩的字句”、“暧昧不清的表达”等词汇和短语,并没有讨论这些词汇和短语的英语翻译。

我相信,如果比赛主办方能提供一份适合口译的教材,赫老师一定会设计出一节结合教材实际的口译课。所以,教学比赛中的“说课”环节不能脱离指定的教学内容泛泛而谈。只有脚踏实地地围绕指定教材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讲出自己的特色,上出自己的精彩。

点评专家:平洪教授
  • 主讲人:赫英川
  • 时长:13.2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