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一等奖任兵授课

25.9分钟 12337次
授课点评:

总体来看,3号选手任兵的语言基本功很扎实,对授课文本的理解准确,口头表达清楚、流利,课堂教学语言运用得当。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课程的目的和定位的认识比较准确。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能尽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能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书评的要素和结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帮助养成积极阅读的态度。这些目标相对比较全面了,没有局限于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目标,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就目标的设置和表述而言,也有改进的空间。首先,应该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Why I read)设置探究主题意义方面的目标,如:进一步认识阅读的目的和价值。而且建议把该目标设置为本节课的第一教学目标。其次,自主学习能力目标显得过于宽泛,可以结合本单元关于阅读的主题,把学习能力目标聚焦到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 本节课的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的设计有新意,包括交流(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创造(Creativity)。通过提问与回答等交流方式,探究单元主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合作任务,理解书评的语言和结构,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同伴互评和教师反馈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完成书评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过,根据该选手对教学设计的介绍,这里的四个C主要是教学方式和活动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实现什么教学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步骤。也许是教师误解了teaching procedures的意思。

3. 本节课导入环节,教师希望通过介绍世界文学名著《尤利西斯》(Ulysses)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但这一环节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因为学生对《尤利西斯》这部小说并不熟悉,二是这部小说与本节课关于阅读的话题的关系也不是很紧密。所以,当教师介绍完这部小说之后,过渡到本课的课文“Why I read”时,显得也不是很自然。

4. 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也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分析课文之前,教师问学生Why do you read?,并引导学生回答(9’48”-10’44”)。在讨论课文第一部分时,教师问学生Why does the author tell personal stories in the beginning?(12’33”-13’16”)。

5.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做的事还是偏多。比如,教师事先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而且给每个部分提炼出了大意(headings),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把课文分段,让学生自主提炼大意。另外,教师已经通过PPT呈现了课文的四个部分,但还问学生How many parts do you think the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一个学生看着屏幕回答了这个问题,教师还说Excellent。当然,这也许是因为观摩展示课的时间有限所致。

6. 本节课教师比较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但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环节,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不要穿插一些琐碎或关联性不强的内容。比如,在讨论作者为什么在课文第一部分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后,教师在屏幕上呈现Robert Mckee的一句话: Storytell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way to put ideas into the world today. 这就显得有些多余。再比如,在谈到课文中的“I often think reading is much like running”这句话时,教师问学生:This is a kind of figure of speech. What is it? … When we compare something to something else, what is it? 学生答不上来,最后教师自己说simile, right?(16’00”-16’23”)。在这环节可不涉及修辞手段的讲解。

今后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进一步简约化,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处理好指导与放手的关系。


点评专家:程晓堂教授
  • 主讲人:任兵
  • 时长:25.9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8-12-14